我国体育学泰斗卢元镇教授莅临我校体育部开展讲座交流

        12月7日上午,我国著名体育学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卢元镇先生亲临我校体育部,为体育部师生带来一场主题为“体育改革的回顾与展望”的精彩讲座,会后卢教授一一回答了师生们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均表示收获颇深、受益匪浅。讲座由体育部副主任张新萍教授主持,体育部各年级研究生及部分教师参加了本次讲座。

 

 

        这是时隔一年,卢元镇教授再次与体育部师生重逢!去年,卢教授为体育部带来的一场题为“凡体育,必文化”的讲座,很多同学都还历历在目,讲座带来的体育精神与话题还引发了会后同学们的持续讨论。作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泰斗级人物,卢教授曾在体育学主要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编有著作《体育社会学》、《体育学散步》等。卢教授能清晰精准地看到我国体育发展中暴露的各种问题,并敢于用言辞犀利、针砭时弊的话语进行建言献策,是我国体育界为数不多的“斗士”。这位平时只能在课本中阅读的“人物”,今天亲临我校,师生们都满怀期盼,期待能亲自聆听卢教授的独到见解并与之交流!

        在正式讲座的起始,卢教授介绍了不同时期我国体育改革的特点,并进行了阶段划分,重点阐述了体育改革缘何而起、因何而变、趋势如何的问题。其次,卢教授谈到我国体育改革错失的几次机遇,并深入剖析背后的体制机制原因,以期对当前的体育改革带来启示。然后,卢教授见识独到地讲述了当前体育改革面临的重点、难点与疑点,认为竞技体育、业余训练与专业体育的衔接、专业体育与职业体育的融合是改革的重点,体育改革出现的“肠梗阻”现象、体育资源的“收”与“放”、各部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化解是难点,对“举国体制”的重新梳理、对金牌功能的再认识是疑点。最后,通过梳理我国体育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卢教授针对性提出了如何加速推进体育改革进程的终极命题,认为体育改革势在必行,各级政府部门自上而下对体育改革的认识已经逐渐趋向一致,顶层设计的改革决心很大;民间社会自下而上对体育改革的自发推动也已经形成合力,各方面凝聚的改革动力很强,体育改革40年量的积累即将面临一场质的飞跃。

 

 

        正式讲座结束后,卢教授与师生们深入交流互动,一一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在如何看待硕士毕业后的择业问题上,卢教授认为选择工作一定要考虑的五个要素包括:职业、专业、兴趣爱好、地理条件和薪酬,并鼓励大家前往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师是对人一生的锻炼,并且体育教师也是与学生最亲近的教师,一个好的体育教师对孩子以后的家庭、工作、性格都有很大影响,能为孩子带来一生幸福。在如何看待大学体育系(部门)扩大本科招生范畴,也招收非运动员普通学生以进行体育学术型研究、促进体育学科繁荣的设想问题上,卢教授认为越开放越繁荣,特别是当前体育的跨学科融合日益频繁,综合性大学的体育部门会更加有优势,但受资源有限、大学定位、学生对体育专业的畸形认知等原因目前很多高校体育部门本科招生还是仅仅面向运动员,以后或许是一种趋势。在如何看待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的问题上,卢教授认为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历史由来已久,但普遍开展现状不尽人意,“功操拳”等传统体育项目在大学都没站稳脚跟,其主要原因也是因为现代教育体系的冲击、社会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情感和倾向也有距离,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卢教授也注意到当前中国式射箭和中国式摔跤在部分院校开展的如火如荼,学生兴趣异常浓厚,也建议我们朝这方面借鉴。

 

 

        在讲座的最后,全体师生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卢教授的精彩讲解和耐心回答。讲座在一篇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部分师生请求得到了卢教授的签名,并进行了合影留念。卢教授为体育部师生带来的治学精神、学术功底和人生观值得我们深刻回味、学习与反思!

初审:杜文静

审核:仇亚宾

审定发布:凌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