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
中山大学体育部2019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含推荐免试生),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培养目标
2019年中山大学新增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该学位点重点培养硕士生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等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能够胜任大中小学、运动队、体育场馆、健身场所、体育科研单位、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等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与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相关工作。课程设置均按照《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设置,能提供与其他在校学术型研究生同等标准的政策支持、办学环境和学习条件;参与和培养创新创业实践,有完善的学风道德建设等规章制度;具有多个实习实践基地,供学生参与体育政策咨询、教师培训、体育科研指导等社会服务活动。
办学优势与特色
本学位点提供的培养方案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突出创新能力培养、重视国际化交流,能够满足体育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培养的需求。
- 中山大学品牌优势和多学科综合优势;
- 中山大学具有培育体育人才良好的支撑条件;
- 中山大学体育部有得天独厚的国际交流优势。
师资力量
本学位点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教师11位,奥运会冠军2位,一级以上运动员16人,国际裁判员5名,另外还有十多位体育局、体育产业、体育健康、体育康复等行业的资深导师。
学科建设成果
中山大学体育部教师科研实力强,成果丰富。近年来,入选奥运会体育科报会及全国大运会论文30多篇,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教材及著作二十余册。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项目7项。
专业培养所需的硬件设施
我校大力建设教学场地,拥有现代化的体育场馆,教学设备齐全,现有体育场地205012.31万平方米,其中东校园体育场馆是2010年亚运会指定的比赛场地,这些现代化多功能的体育场馆为全校师生开展体育教学、科研、群体活动等提供坚实的服务基础,也为举办国际大型赛事提供有力的保证。与此同时,中山大学还与广州市体育局合办了亚运会人才培训基地项目,也为我校体育研究生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和实践环境。
2013-2016年,中山大学在两校区四校园均建立了体质测试室,配备了具有云传输功能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仪器。2017年学校通过建设运动康复和体能训练中心的重点专项预算,拨款三百多万建设中心并配置康复设施。
学习保障及制度建设、专职行政人员配置
本专业拥有完善的奖助体系和学习保障机制,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光华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等,并通过《中山大学学生资助管理规定》及《中山大学研究生申诉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保障了研究生权益。体育部将设立专职行政人员,负责本专业学位点的教学管理等工作。
2019年硕士研究生(含专业学位)招生计划 |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拟招人数 |
初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学术学位 0404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
6 (拟接收推免6人) |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一 (3)教育学及运动训练学(综合卷,满分300分) |
复试笔试科目: 体育教育理论 |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 045201 体育教学 (专业学位) |
8(全日制) (拟接收推免3人) |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二 (3)《体育综合》(主要内容为运动训练学和学校体育学) (满分300分) |
报考咨询:
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graduate.sysu.edu.cn/gra02/g02a/g02a04/index.htm
体育部联系人:王老师
咨询邮箱:wangcl@mail.sysu.edu
联系电话:84110451